卡蒂亚、江诗丹顿、梵克雅宝、积家、万国(IWC)......这些世界顶级珠宝腕表品牌都集结在同一个奢侈品集团旗下。是的,它就是和LVHM、爱马仕、开云齐名,常年跻身高奢领域第一梯队的历峰集团。
集团现任董事会主席,同时也是家族企业二代的Johann Rupert,无疑是历峰的灵魂人物,整个集团的荣耀都建立在他毒辣的收购眼光上;对于这一点,或许没人能比LVMH集团的老板Bernard Arnault感触更深。
据说Johann曾从Bernard Arnault手里一口气抢下积家、朗格、万国三大品牌公司的股权,并丢出一句讥讽:LVMH只收得到“求收购”的品牌,而历峰会买自己想要的。
有趣的是,以高贵蓝血著称的历峰集团,脱胎于一家位于南非的烟草企业;Johann成为家族企业接班人的过程也可谓磕磕绊绊。
风水轮流装,现在,企业传承这个艰巨的任务终于又落回到Johann身上。
01Johann Rupert被迫继承家业的富二代历峰的诞生是一个另类家族运作的产物:它的起源要追溯至Johann的父亲Anton Rupert,一位成功的南非烟草商,据说他创立的伦勃朗集团一度占据当地近80%的烟草市场。
历峰集团旗下企业(部分)
无处安放的巨量财富和欲望很快将Anton Rupert推向酒类、矿业等高利润领域,Rupert家族也由此膨胀为南非第二富有的家族,仅次于把控钻石矿的南非矿业巨头奥本海默家族。
1960年代,Anton看中了与打火机、烟斗相关的品牌登喜路,彼时恰逢已经多领域布局的伦勃朗集团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节点。机缘巧合下,Anton拿下了登喜路集团51%的股份,一年后又将当时的高端钢笔品牌万宝龙收入囊中。
这两个在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奢牌,为后来历峰集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Anton长子的Johann和很多叛逆的富二代一样,起初拒绝接手家族生意;他自知,“为一个创办了自己企业的创业者工作是艰难的”,于是,不愿为家族企业担责的Johann转身入了投行。这期间他和家族生意离得最近的一次,大概就是利用投资人的职业敏感和人脉关系,建议Anton收购卡地亚在纽约的分部以及法国成衣品牌Chloé。
不过Johann最终还是接班了,伦勃朗集团在南非的经营危机成为了契机。
Johann Rupert
1980年代,为避免针对南非的国际制裁带来损失,Anton决定拆分公司业务以分散经营风险。此时,已经拥有成熟国际化业务经验的Johann应召介入集团的资产重组工作——把伦勃朗集团的奢侈品部门与烟草生意分离,并由旗下的IMR集团控股。
1988年,IMR更名历峰。
再后来,就是决心接班的富二代将家族奢侈品公司带飞的故事:Johann作为实控人亲自主导收购江诗丹顿、梵克雅宝、爱彼、积家、朗格、万国(IWC)等明星标的之后,历峰凭借强大的整合经营能力在短短几年里就成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集团。
成功就是底气。据彭博社富豪榜数据,Johann最新拥有的财富价值约为134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159名,其中有95亿美元来自历峰集团股份。多年后当有人再次问Johann,为什么挣扎半天最后还是乖乖回去继承家业时,他只是轻松的回复道:“我爸需要我。”
“临危受命”总归是比“坐享其成”听起来体面一些。
02Rupert家族三代内定接班人2017年发生了两件不寻常的事:一是身处业务一线的历峰首席执行官Richard Lepeu退休,Johann随即宣布不再任命新的集团首席执行官。二是曾被列入历峰CEO候选名单、服务集团近20年的资深高管Georges Kern辞任。
接踵而至的组织变动搞的集团内部人心惶惶,但很难说这不是Johann的有意而为之:几乎同期,Johann的儿子Anton Rupert Jr出现在历峰集团董事会的名单里。
Rupert父子
这明显是Johann的手笔。因为按照历峰的组织规则设计,代表Rupert家族的合伙企业Compagnie Financière Rupert拥有50%的投票权,这意味着集团的核心人士任免权牢牢掌握在Johann手中。
也难怪分析师们对此作出论断,历峰集团主席的接班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对于这位三代准接班人,历峰官方曾这样介绍:“在消费者行为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他为集团数字营销和电商业务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在过去的8年中,他已经广泛接触了集团所有业务”。
不难发现,和大多数新生代一样,Anton Rupert Jr更熟悉也更擅长TMT领域的业务,而这也恰好是历峰近15年的新路线之一。
早在2010年,历峰就不再只着眼于传统的奢牌标的,以NET-A-PORTER、YOOX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开始出现在Rupert家族的视野里,这一年刚好是23岁的Anton Rupert Jr参与家族生意的开端。由此可见,Anton Rupert Jr成为历峰接班人的信号,在入选董事会之前就出现了。
或许还要更早。
明眼人都看得出,Anton Rupert Jr(“Jr”即Junior的简写,直译为“小Anton”)和祖父的名字Anton Rupert如出一辙,表示出两人之间的区别和继承关系。
历峰的接班只会在Rupert家族几代人之间进行,这是娘胎里就带着的。
03奢牌大佬们的继承困境历峰的接班安排算是给奢牌巨头的换血剧情开了个头。
2023年,LVMH官宣集团“长公主”DelphineArnault将担任LVMH旗下第二大品牌Dior的CEO兼董事长;而在更早之前,集团“太子”Antoine Arnault就已经出任了家族控股公司的负责人。同时面临接班问题的超级奢侈品巨头还包括开云、Prada、Armani、RalphLauren等。
Bernard Arnault与子女
但其实各家都有自己的胶着点,已经为子女接班铺好路的历峰也不例外。最显著的是内斗风险。
小Anton的上任本就伴随争议,历峰高管的陆续出走已经隐约透露出某种妥协或抗议。历峰某前执行官就曾直言,“没有人愿意唱反调。只有一个人能调动的了世界各地的专机,那就是Rupert......你必须了解和理解Rupert才能开展业务”。这种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集团里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保持组织稳定堪称是家族企业永续经营的第一性原则,它也关乎着家族财富的顺利传承。在如此重大的命题面前,现年均已超过70岁的上一代主理人仍然不敢放手。
现年74岁的Johann在公司业务层频频现身,完全没有退居二线的意思;连将近90岁的Giorgio Armani也依然在集团一线奔走,他放心不下Amani的未来接班人。
当然,就算接班议题再艰难与复杂,这些腰缠万贯的野心家们也不会允许企业的大权旁落,基于此,集结了世界顶级金融、法律、财务专家的家族办公室就是他们加强家族控制与财富传承的利器。不得不说,在利用家办确保传承的方面,高奢头牌LVMH再次走在了前面。
Bernard Arnault在上世纪后半叶就成立了家族办公室Groupe Arnault Groupe Arnault。2018年,Arnault动手规划组织结构,先是在集团层面把早期众多并购事业形成的“卫星型控股”整合为“垂直型控股”,以精简清晰的架构降低管理成本;而后是设计家族内部系统,即坚持单一控股,确定经营权始终掌握在自己的5个子女手中,分业共治与全数表决并举,将内部分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而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面,Arnault更是安排子女们在20岁左右就进入底层磨练,再随经验和年龄增长不断轮调晋升。有了上层控股架构和下层事业架构、模式设计和经营技能的互相配合,LVMH集团在接班方面展现出了更高的确定性。如今Rupert家族对小Anton的安排,也基本延续了这套传承框架。
有了家办托底,剩下的就是个人的修行。
无论是集团员工的微妙心理还是家族内部的微妙关系,都要求小Anton们证明自己有比父辈更卓越的管理能力。比如Johann Rupert就从不掩饰他对称霸奢侈品行业的野心,“创建一个能够容纳全球最负盛名奢侈品牌的企业集团,对标 Bernard Arnault的LVMH”,在私人生活方面一向低调的Johann曾在采访中如此高调的表示。
想要做到全球第一,仅靠逐渐衰退的消费力、越来越稀缺的优质标的、传统的经营手段和尚未产生经济价值的互联网新业务还远远不够。
正如历峰内部人士所言,眼下的集团经营依然缺乏明确的战略部署,“新任的集团首席执行官需要清晰地实施所需要做出的改变,加强业务,不管是定价还是数字化战略。”
就这样,荣誉和压力同时传递到下一任手里。
历峰Anton家族Rupert集团发布于:四川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